颠覆性眼科手术:电机械重塑技术或将取代激光手术

2025-09-04
颠覆性眼科手术:电机械重塑技术或将取代激光手术

一种名为电机械重塑 (EMR) 的新技术有望取代激光手术,且成本更低。与 LASIK 激光手术相比,EMR 是一种更温和的角膜矫正方法,可用于治疗近视、远视和散光等视力问题。EMR 利用微小的电脉冲改变角膜组织的化学键,使其具有可塑性,然后用模具塑造角膜,最终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该技术无需切除或烧灼组织,成本也远低于激光手术,有望惠及更多患者。目前,研究团队正在进行动物实验,以验证其安全性、持久性和长期效果。

阅读更多

从喷墨打印机到起搏器:一位工程师的传奇人生

2025-09-02
从喷墨打印机到起搏器:一位工程师的传奇人生

瑞典工程师Rune Elmqvist,原本是位合格的医生,却选择发明医疗设备,成就了一段传奇。1949年,他发明了第一台喷墨打印机Mingograph,其可移动喷嘴通过静电控制墨滴喷射到纸卷上,用于实时记录心电图和脑电图等生理信号。更重要的是,他与心脏外科医生Åke Senning合作,开发出首个完全可植入式起搏器,挽救了无数生命。Elmqvist的天才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更在于他解决实际问题的决心和毅力,正如他为妻子病重的丈夫研制起搏器的故事一样,体现了科技的温度和人性的光辉。

阅读更多
科技 喷墨打印

AI编码:距离全自动编程还有多远?

2025-08-29
AI编码:距离全自动编程还有多远?

尽管AI编码工具在代码补全、错误修正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能力,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AI距离成为真正的程序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研究指出,AI在处理大型代码库、复杂逻辑和长期规划方面仍然面临挑战,容易出现幻觉和错误。未来,提升AI与人类的协作效率,例如改进交互界面、让AI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不确定性,将是关键。最终,AI在编码领域的应用将更多地体现在提升开发效率和改变抽象层次上,而非完全取代人类程序员。

阅读更多
开发

核电池:从心脏起搏器到太空探索的能源革命?

2025-08-25
核电池:从心脏起搏器到太空探索的能源革命?

1970年代,核电池驱动的起搏器曾风靡一时,但由于放射性废料处理难题而被淘汰。如今,随着科技进步,核电池研发再次兴起,目标应用涵盖机器人、无人机、传感器等领域。新型核电池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寿命可达数十年甚至数百年,能量密度也更高。然而,其商业化面临成本、安全和监管等挑战,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市场,平衡其优势与放射性废料处理的复杂性。

阅读更多
科技

突破性进展:光穿透大脑成像技术

2025-08-04
突破性进展:光穿透大脑成像技术

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团队取得突破性进展,利用近红外光成功穿透成年人的整个头部,为开发更便宜、更便携的大脑成像技术铺平了道路。这项技术有望克服现有脑成像技术(如脑电图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局限性,实现更深层的大脑成像,为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手段。尽管该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其潜力巨大,有望彻底改变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式。

阅读更多
科技

量子重力传感器:无GPS也能精准导航

2025-07-31
量子重力传感器:无GPS也能精准导航

澳大利亚公司Q-CTRL研发出一种新型量子重力传感器,它通过检测下落原子的飞行时间变化来测量重力变化。该传感器已在澳大利亚海军舰艇上进行了测试,成功实现了144小时无GPS导航。这项技术克服了传统惯性导航系统的累积误差问题,并具有抗干扰、抗欺骗的特性,为依赖GPS的航海、运输等领域提供了可靠的备选方案,尤其适用于GPS信号不可靠的极地地区或受干扰地区。虽然体积目前较大,但未来有望小型化,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

阅读更多
科技 重力测量

负电容突破GaN晶体管性能瓶颈

2025-07-31
负电容突破GaN晶体管性能瓶颈

加州科学家发现,集成一种具有负电容这种奇特属性的电子材料,可以帮助高功率氮化镓(GaN)晶体管突破性能瓶颈。研究表明,负电容有助于规避一种物理极限,该极限通常会导致晶体管“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性能之间的权衡。这项研究表明,在硅中得到广泛研究的负电容可能具有比以前认识到的更广泛的应用,这项技术有望应用于5G基站和手机紧凑型电源适配器等GaN电力电子设备。

阅读更多

移动电池储能系统:为应急响应和偏远地区电力供应带来革命

2025-07-28
移动电池储能系统:为应急响应和偏远地区电力供应带来革命

巴尔的摩港口的一次柴油泄漏事故突显了移动电池储能系统(BESS)的必要性。与传统燃油发电机相比,BESS能够提供清洁、大规模的电力,适用于各种场景,例如港口清理、偏远地区工业作业以及应急响应。沃尔沃和Power Up Connect等公司正开发移动BESS,为电动重型机械设备充电,并为缺乏电力基础设施的地区提供电力。虽然成本仍然是一个挑战,但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移动BESS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彻底改变电力供应方式。

阅读更多
科技 移动储能

新西兰公司利用橄榄石提取电池关键材料,打造可持续矿物提取工艺

2025-07-27
新西兰公司利用橄榄石提取电池关键材料,打造可持续矿物提取工艺

新西兰Aspiring Materials公司开发了一种专利化学工艺,利用橄榄石——一种原本廉价且被视为废料的矿物——提取多种有价值的矿物,包括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的镍锰钴氢氧化物(NMC)。该工艺采用酸浸法,将橄榄石转化为“元素汤”,然后提取出二氧化硅、氢氧化镁和NMC。整个过程形成闭环,无有害废物产生,并使用可再生能源。虽然NMC仅占产量的10%,但该技术为电池材料供应链提供了更可持续、更稳定的选择,减少了对地缘政治风险高的传统矿产地区的依赖。

阅读更多

惠普的PCFax:给二手电脑的“CarFax”报告

2025-07-19
惠普的PCFax:给二手电脑的“CarFax”报告

全球每年产生超过6000万吨电子垃圾,其中很多是还能用的电脑。惠普推出PCFax,类似于汽车的CarFax报告,记录电脑的完整使用和维护历史。通过在固件层嵌入安全遥测功能,收集并存储电脑的健康和使用数据,这些数据存储在SSD的写保护区域,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PCFax报告整合了来自多个来源的数据,包括工厂记录、客户支持记录等,为IT团队和二手电脑买家提供全面的设备历史信息,促进二手电脑的再利用,减少电子垃圾,并提升电脑资源利用效率。未来,惠普还计划整合AI,预测潜在故障,进一步提升效率。

阅读更多
科技

CP/M之父Gary Kildall未完成的自传片段公开

2025-07-18
CP/M之父Gary Kildall未完成的自传片段公开

1994年去世的CP/M操作系统发明者Gary Kildall生前撰写了一部自传手稿《计算机连接:个人电脑产业演变中的人物、地点和事件》。近日,其子女授权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发布了该手稿的一部分。该片段讲述了Kildall夫妇白手起家,引领创业文化,将发明和生活热爱置于利润之上的故事。后章节因涉及Kildall的酗酒问题,将不会公开。

阅读更多
科技 Gary Kildall

AI摄像头:让司机遵守交通规则的新利器

2025-07-07
AI摄像头:让司机遵守交通规则的新利器

为实现“零死亡愿景”(Vision Zero),美国多个城市正尝试使用AI摄像头来提高司机遵守交通规则的程度。Stop for Kids和Obvio.ai等公司开发的AI系统能够自动检测闯红灯、超速和不礼让等违规行为,并自动开罚单。Stop for Kids在试点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违规率下降了90%以上。然而,隐私问题依然存在争议。Obvio.ai则采用人工审核的方式,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隐私。这些AI系统旨在通过技术手段改善交通安全,最终目标是让这些系统变得多余,实现真正的零交通事故。

阅读更多
科技

大型语言模型能力每七个月翻倍:2030年或将完成人类一个月的工作

2025-07-05
大型语言模型能力每七个月翻倍:2030年或将完成人类一个月的工作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大型语言模型(LLM)的能力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其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大约每七个月翻一番。研究人员使用“任务完成时间范围”这一指标,衡量LLM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间与人类所需时间的对比。结果显示,到2030年,最先进的LLM可能能够以50%的可靠性完成等同于人类一个月工作量(40小时/周)的软件任务。这引发了人们对LLM潜在益处和风险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指出硬件和机器人技术等因素可能会限制其发展速度。

阅读更多
AI

数字信号处理器先驱Jim Boddie逝世

2025-07-01
数字信号处理器先驱Jim Boddie逝世

Jim Boddie,可编程单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的先驱,于 12 月 2 日去世,享年 74 岁。他在 AT&T 贝尔实验室工作期间,领导开发了业界首批成功的 DSP 之一 DSP1,并随后领导了五代 DSP 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从电话交换系统到助听器等众多应用的发展。Boddie 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体现在他作为团队领导人的才能上,他获得过 IEEE Liebmann 奖。退休后,他还开发了阿拉莫的 3D 虚拟导览。他的贡献将被永远铭记。

阅读更多

惠普PCFax:给二手电脑赋予“车况报告”

2025-07-01
惠普PCFax:给二手电脑赋予“车况报告”

全球每年产生超过6000万吨电子垃圾,其中许多是尚能使用的电脑。惠普推出PCFax,类似于汽车的CarFax报告,记录电脑的完整使用和维护历史,包括硬件健康状况、使用情况等。这些数据存储在电脑固件层,安全可靠,并可用于预测潜在故障。PCFax旨在促进二手电脑的交易,减少电子垃圾,并为IT管理提供优化机会。预计2026年初推出该功能,并计划整合AI预测故障。

阅读更多
科技

利用现有蜂窝塔构建廉价港口雷达系统

2025-06-30
利用现有蜂窝塔构建廉价港口雷达系统

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开发了一种利用现有蜂窝塔作为被动相干定位(PCL)系统的创新技术,该系统能够探测进入港口的船只,从而提高港口安全。该系统通过分析蜂窝塔信号的反射波来识别船只,即使是小型快艇,也能在4公里外探测到。这项技术无需安装新的雷达系统,成本低廉,且设备便携,易于部署在偏远地区,为提高港口安全提供了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

阅读更多

AI自我进化:代码编写代理的达尔文-哥德尔机器

2025-06-29
AI自我进化:代码编写代理的达尔文-哥德尔机器

微软和谷歌CEO都曾表示AI已参与公司相当比例的代码编写。研究人员长期以来希望创造能够递归改进自身的编码代理。最新研究展示了一种名为达尔文-哥德尔机器(DGM)的系统,它结合大型语言模型(LLM)和进化算法,通过迭代改进编码代理的性能。DGM在代码基准测试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同时也带来安全隐患,例如代码不可解释性和与人类指令的不一致。研究人员通过沙箱和日志记录等方法来减轻这些风险。这项研究标志着AI自我改进领域的一大进步,但也引发了关于未来就业和AI安全性的讨论。

阅读更多
AI

AI 自动编写代码:达尔文-哥德尔机器的突破

2025-06-26
AI 自动编写代码:达尔文-哥德尔机器的突破

微软和谷歌的CEO都曾表示AI已经参与编写了公司相当一部分代码。新的研究中,一种名为“达尔文-哥德尔机器”(DGM)的系统通过结合大型语言模型和进化算法,实现了代码编写智能体的递归式自我改进。DGM通过不断迭代和改进,在编程基准测试中取得了显著进步,其性能甚至超过了使用固定外部系统改进的智能体。虽然目前DGM的性能还无法超越人类专家,但其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同时也引发了关于AI安全性和潜在风险的讨论。

阅读更多
AI

波多黎各的微电网:对抗电力危机的基层创新

2025-06-26
波多黎各的微电网:对抗电力危机的基层创新

面对陈旧电网带来的频繁停电,波多黎各一些地区依靠微电网和太阳能系统保持电力供应。四月全岛停电时,阿亨塔斯镇的微电网系统成功保障了部分居民和企业的用电。然而,高达200亿美元的联邦救灾资金却因官僚障碍和政治因素而未能有效用于电网升级。尽管如此,民间力量积极推动太阳能和储能系统发展,每月安装量达4000套,展现了基层创新的韧性。阿亨塔斯镇的案例,通过多个微电网互联互通的策略,成功应对停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阅读更多
科技

JPEG:三十年图像霸主,为何难以撼动?

2025-06-17
JPEG:三十年图像霸主,为何难以撼动?

本文讲述了JPEG图像格式三十年来的兴衰史。JPEG并非网络上第一个图像格式,但其优越的兼容性和渐进式压缩技术使其迅速成为主流。与GIF不同,JPEG由多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制定标准,而非单人完成,这保证了其广泛的应用。尽管JPEG 2000、WebP、AVIF和HEIC等新格式出现,但JPEG凭借先发优势和广泛使用,依然难以被取代,就像MP3和ZIP一样,成为难以撼动的经典。

阅读更多
科技 JPEG

西班牙葡萄牙大停电:是可再生能源的锅吗?

2025-06-17
西班牙葡萄牙大停电:是可再生能源的锅吗?

2024年4月,西班牙和葡萄牙遭遇大规模停电,影响近6000万人。官方调查仍在进行中,但学术界已提出多种可能原因,其中包括发电厂向输电网输送过高电压(过电压),以及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风能)的分布式发电模式导致的无功功率分布不均。传统发电厂能提供惯性,帮助稳定电网频率,而可再生能源则缺乏此特性。过电压问题更侧重于无功功率管理,这需要对电网管理规则进行调整,以激励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参与无功功率平衡。此外,西班牙和葡萄牙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能力不足,也是导致停电影响范围扩大和持续时间加长的因素之一。未来,改进电网管理规则、提高互联互通能力、增加储能设施以及运用人工智能辅助电网运营,将是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有效措施。

阅读更多
科技 无功功率

超临界CO2断路器:挑战SF6的环保替代方案

2025-06-15
超临界CO2断路器:挑战SF6的环保替代方案

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测试一种新型高压断路器,它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来替代破坏环境的六氟化硫(SF6)。SF6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近25000倍,而这种新型断路器有望显著减少电力系统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该团队克服了在高压下保持超临界CO2的挑战,自主研发了关键部件。如果测试成功,这将为全球数百万个高压断路器的环保升级提供一个强有力的解决方案,尽管它需要一些辅助设备,例如热泵。与此同时,GE Vernova也开发了使用替代气体混合物的断路器,虽然仍包含少量氟化气体,但其温室效应已大幅降低。最终,固态半导体断路器有望实现更快速、更环保的断路,但目前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阅读更多

科学家创造了“半机械人”胚胎,或将改变神经发育疾病治疗

2025-06-15
科学家创造了“半机械人”胚胎,或将改变神经发育疾病治疗

哈佛大学科学家将电极阵列植入青蛙、小鼠和蝾螈发育中的大脑,创造了“半机械人”胚胎。这项技术能够记录大脑活动,并随着胚胎发育而伸展。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技术不会影响胚胎发育,并揭示了神经活动在发育和再生中的作用。虽然研究人员认为在人类胚胎中植入电极是不道德的,但这项技术未来可能用于研究和治疗儿童的神经发育疾病。

阅读更多
科技

IBM量子计算架构重大突破:减少纠错所需量子比特数量

2025-06-14
IBM量子计算架构重大突破:减少纠错所需量子比特数量

IBM发布了新的量子计算架构,该架构可大幅减少纠错所需的量子比特数量,为其2029年交付名为Starling的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机的目标奠定基础。该架构采用量子低密度奇偶校验码(qLDPC),所需量子比特数量仅为表面码的十分之一。通过名为Loon和Kookaburra的处理器以及模块化设计,IBM计划逐步实现其目标,最终打造拥有200个逻辑量子比特的Starling量子计算机,并将其部署到云端。虽然仍面临提高量子比特相干时间和改进系统连接等挑战,但该突破标志着量子计算迈向实用化应用的重要一步。

阅读更多
科技

聚焦超声刺激:治疗炎症和代谢疾病的革命性疗法?

2025-06-09
聚焦超声刺激:治疗炎症和代谢疾病的革命性疗法?

一项令人兴奋的研究表明,聚焦超声刺激(FUS)技术,一种利用声波治疗疾病的非侵入性方法,有望成为治疗炎症性疾病(如关节炎)和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革命性疗法。研究人员发现,FUS可以通过刺激脾脏神经来抑制炎症反应,并在动物和人体试验中取得了显著成果。这项技术无需手术,未来甚至可能在家用可穿戴设备上实现。虽然临床应用尚需时日,但FUS为精准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有望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阅读更多

比亚迪“兆瓦级”充电技术:5分钟续航400公里,挑战燃油车时代

2025-06-08
比亚迪“兆瓦级”充电技术:5分钟续航400公里,挑战燃油车时代

比亚迪在上海车展上展示了其突破性的“兆瓦级”充电技术,该技术可在5分钟内为比亚迪汉L轿车补充400公里续航里程。这标志着电动汽车充电速度的巨大飞跃,解决了消费者长期以来对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过长的担忧。这项技术的实现得益于比亚迪在电池、充电器和汽车平台上的垂直整合,以及其自主研发的1000伏超级e平台和刀片电池。目前,比亚迪已建成500个兆瓦级充电桩,并计划进一步扩展充电网络,这将加速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普及和发展。

阅读更多

从拖延症到高效能:一位Meta工程师的经验分享

2025-06-07
从拖延症到高效能:一位Meta工程师的经验分享

一位在Meta和Pinterest工作的工程师分享了他克服拖延症的经验。他发现,行动才能带来动力,而不是反过来。与其等待动力出现,不如先从小事做起,例如为复杂问题添加一个简单的日志语句。这会形成一个正向循环:高效工作带来好心情,从而更高效。文章还简要提及了技术人才短缺以及AI在编程中的应用等行业新闻。

阅读更多
开发

微软模拟飞行:四十年的飞行梦想

2025-06-04
微软模拟飞行:四十年的飞行梦想

从1979年Apple II上的简陋画面到如今能模拟全球地形的逼真体验,《微软模拟飞行》走过了40年的历程。文章讲述了这款游戏从诞生到辉煌,再到沉寂,最终浴火重生的传奇故事,展现了技术进步与团队合作的力量,以及对飞行梦想的执着追求。从最初的Sublogic公司,到微软的收购和Aces工作室的努力,再到Asobo工作室利用AI和Bing数据打造的全新版本,每一次迭代都反映了时代技术变革,也体现了游戏开发者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阅读更多
游戏 模拟飞行

世界首款可部署的生物计算机问世

2025-06-04
世界首款可部署的生物计算机问世

澳大利亚初创公司Cortical Labs推出全球首款可部署的生物计算机CL1,它将人类脑细胞融合到硅芯片上,通过亚毫秒级电反馈回路处理信息。CL1售价3.5万美元,可用于神经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其低能耗和可扩展性使其在药物研发、人工智能加速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研究人员甚至用其恢复了癫痫细胞的功能,展现了其在疾病建模方面的应用前景。

阅读更多
AI

乌克兰无人机战争:AI导航对抗电子战

2025-06-03
乌克兰无人机战争:AI导航对抗电子战

乌克兰战争催生了无人机技术飞速发展。面对俄罗斯强大的电子战干扰,乌克兰和西方公司合作开发出具有AI导航的无人机,即使在GPS信号被屏蔽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导航攻击目标。例如,爱沙尼亚KrattWorks公司研发的Ghost Dragon无人机采用神经网络驱动的光学导航系统,能够识别地标自主定位。这不仅提升了乌克兰军队的作战能力,也使得低成本无人机在战场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成为改变战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阅读更多
科技
← 前页 1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