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数学猜想被推翻:结理论的新发现

2025-09-04
百年数学猜想被推翻:结理论的新发现

数学家们推翻了一个关于结理论的长期存在的猜想。长期以来,数学家们认为,将两个不同结的断开端连接在一起,新结的复杂度等于各个结复杂度之和。然而,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个结,其复杂度小于其组成部分之和。这一发现挑战了我们对结复杂度的理解,并为蛋白质折叠、分子结构稳定性等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

阅读更多
数学 结理论

非洲城市裂谷吞噬家园,数万人流离失所

2025-08-31
非洲城市裂谷吞噬家园,数万人流离失所

非洲城市中,巨大的裂谷正在吞噬房屋和企业,导致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研究发现,刚果民主共和国2004年至2023年间平均每年有超过11万8千人因此而流离失所。这些裂谷的形成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由于城市建设在沙质土壤上且排水系统不足,暴雨导致水流侵蚀地表。如果不采取紧急行动,未来十年内,非洲数百万人可能面临同样的风险。研究人员呼吁加大投资,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并与受影响社区合作,寻找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阅读更多

木星探测器朱诺号:颠覆我们对太阳系起源的认知

2025-08-25
木星探测器朱诺号:颠覆我们对太阳系起源的认知

NASA的朱诺号探测器远超预期寿命,仍在探索木星的奥秘。它揭示了一个与我们认知截然不同的木星:奇特的几何形状风暴,轻盈蓬松的核心,以及大气层中氨的奇特分布。朱诺号不仅改变了我们对木星的理解,也挑战了现有的太阳系形成理论,为行星科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发现,例如木星内部核心并非预想中的固态或气态,而是两者混合的模糊状态,以及木星大气层中发生的“氨冰雨”现象。尽管即将结束任务,但朱诺号的遗产将永存。

阅读更多

深海淡化:应对全球缺水危机的蓝色希望?

2025-08-16
深海淡化:应对全球缺水危机的蓝色希望?

全球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多个公司正探索利用深海海水淡化技术解决这一问题。该技术利用深海高压,降低海水淡化能耗,并减少环境影响。虽然目前成本较高,且需克服技术和环保等挑战,但挪威Flocean公司等企业已在推进大型深海淡化项目,未来有望为城市供水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阅读更多
科技 深海技术

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反物质新物理

2025-07-21
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反物质新物理

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LHCb实验观察到物质和反物质之间新的差异,这是在重子中首次观测到电荷共轭宇称对称性(CP对称性)的破坏。这一发现对于解释宇宙中物质为何多于反物质这一基本问题至关重要。虽然此次观测到的CP破坏程度符合标准模型的预言,但不足以解释宇宙尺度的物质-反物质不对称性,这意味着可能存在尚未发现的新粒子或新物理学。

阅读更多
科技 CP破坏

声音疗法:声波可改变基因活性

2025-07-03
声音疗法:声波可改变基因活性

一项令人惊叹的研究发现,可听声波可以影响小鼠细胞的基因活性。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低频和高频声音以及白噪音都能改变超过100个基因的活性,其中一些基因与细胞粘附和迁移有关。有趣的是,声音还能减少脂肪细胞的分化,降低脂肪积累。这项研究为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例如促进再生医学和抑制癌症生长,未来可能应用于人类,但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阅读更多
科技

颠覆性突破:计算所需空间压缩至平方根级别

2025-06-30
颠覆性突破:计算所需空间压缩至平方根级别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家Ryan Williams取得重大突破,推翻了计算空间与时间之间权衡关系的50年假设。传统理论认为,t步计算需要约t位内存。但Williams证明,任何可在t时间内解决的问题,只需约√t位内存即可解决。这一成果依赖于将问题转化为巧妙复用空间的等效问题,从而实现信息压缩。这项研究表明,计算的瓶颈并非内存容量,而是如何高效利用内存。

阅读更多
科技 内存压缩

关键飓风预报数据即将中断,或将影响飓风季预测准确性

2025-06-28
关键飓风预报数据即将中断,或将影响飓风季预测准确性

美国国防部气象卫星计划(DMSP)卫星上的传感器即将停止向国家飓风中心等非国防用户提供关键的微波数据,这将严重影响飓风预测的准确性。这些数据能够穿透云层,观测到飓风内部结构,特别是风暴眼和眼墙的变化,从而提前数小时预警飓风快速增强等重大变化。数据中断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安全问题有关。虽然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表示拥有其他数据来源,但专家担心这将导致飓风预测出现6到12小时的延迟,特别是对于太平洋风暴,这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阅读更多
科技

丹麦金属探测爱好者意外发现奥丁文物,揭开千年历史谜团

2025-06-21
丹麦金属探测爱好者意外发现奥丁文物,揭开千年历史谜团

丹麦一名工程师在朋友的麦田里用金属探测器意外发现了一批1500年前的黄金饰品,其中包括一枚刻有“他是奥丁的人”铭文的护身符,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奥丁书面记载,将奥丁的崇拜历史提前了150年。这得益于丹麦独特的金属探测政策,允许爱好者探测并上交文物,极大地推动了考古研究,使得丹麦的考古发现远超邻国。

阅读更多

数学家发现无限种新的素数判定方法

2025-06-21
数学家发现无限种新的素数判定方法

几个世纪以来,素数一直吸引着数学家的注意。最近,弗吉尼亚大学的Ken Ono及其同事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素数识别方法,利用整数分拆理论,他们证明了素数是无限多种特定类型的多项式方程在整数分拆函数中的解。这项发现为素数的定义提供了无限多种新的可能性,并可能激发对组合函数中隐藏的代数或分析性质的进一步研究,推动数学领域的新思考。

阅读更多
数学 整数分拆

诡异紫光:LED路灯的磷光层脱落之谜

2025-06-17
诡异紫光:LED路灯的磷光层脱落之谜

十五年来,美国城镇纷纷将钠灯路灯更换为更节能的LED灯,然而近期一种奇怪的紫色路灯现象却在全球蔓延。专家推测,这是由于LED灯中的磷光层脱落,露出了底层的蓝色LED光,从而导致紫色光线的出现。这种紫色光线不仅令人不安,更重要的是它会影响驾驶员和行人的视觉感知,降低夜间安全性,因为蓝色光线虽然提高周边视觉,却会降低中心视觉的细节辨识能力。目前,专家建议夜间出行时摘掉太阳镜和蓝光眼镜,以获得更充足的光线。

阅读更多

手写笔记为何比电脑打字更利于学习和记忆?

2025-05-31
手写笔记为何比电脑打字更利于学习和记忆?

最新研究表明,手写笔记能激发大脑更多区域的活动,从而提升学习和记忆效果。与电脑打字相比,手写需要更主动的思考和信息处理,促使大脑在运动、视觉、感觉处理和记忆区域建立更广泛的连接。研究人员发现,手写时,大脑不同区域间的连接比打字时更活跃,这解释了为何手写更有助于理解和记忆信息。此外,手写能更好地帮助儿童区分相似的字母,并强化记忆通路。虽然科技在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过度依赖技术会导致大脑“认知卸载”,不利于长期发展。因此,尤其对学龄前儿童,应鼓励更多的手写和绘画活动,以促进大脑发育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阅读更多
科技

线粒体:细胞的社交网络与人体健康

2025-05-21
线粒体:细胞的社交网络与人体健康

本文深入探讨了线粒体——细胞的能量工厂——的社会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者从自身研究经历出发,揭示线粒体不仅产生能量,还通过沟通、融合、信息交换等方式,如同一个复杂的社交网络,维持细胞乃至整个机体的健康。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多种疾病,如糖尿病、癌症、自闭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密切相关。文章还探讨了运动、社交和生酮饮食等如何促进线粒体健康,从而改善身心健康,并指出保持线粒体能量流动可能是健康长寿的关键。

阅读更多

语言学:破解“雪”的词汇神话

2025-05-20
语言学:破解“雪”的词汇神话

长期以来,关于因纽特语拥有大量描述雪的词汇的说法一直备受争议。一项新的研究利用计算语言学方法,不仅证实了因纽特语对雪的词汇丰富性,还发现了其他语言在特定概念上的词汇偏好,例如萨摩亚语对熔岩,苏格兰盖尔语对燕麦粥。研究者分析了600多种语言的双语词典,发现语言的词汇偏好反映了该文化对特定事物的重视程度。然而,研究也指出,词典数据存在局限性,未来的研究需要结合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以更全面地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阅读更多
科技

魔术:集换式卡牌游戏中的图灵机与孪生素数猜想

2025-04-27
魔术:集换式卡牌游戏中的图灵机与孪生素数猜想

一款名为《万智牌》的集换式卡牌游戏,其复杂程度竟然可以模拟图灵机,理论上能进行任何计算机计算。然而,用它进行计算并不实用。更有趣的是,玩家们利用游戏机制,尝试解决数学难题,例如孪生素数猜想。一位玩家设计了一种游戏策略,其造成的伤害取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真假:如果猜想成立,伤害无限大。虽然这并不能证明猜想,但它展示了游戏与数学的奇妙结合,也为数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新奇的视角。

阅读更多

百年难题攻克:数学家统一三种流体物理理论

2025-04-26
百年难题攻克:数学家统一三种流体物理理论

芝加哥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数学家在arXiv上发表论文,宣称解决了希尔伯特第六问题的一个子目标:统一描述流体运动的三种物理理论——牛顿运动定律、玻尔兹曼方程和欧拉-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这项成果通过证明在粒子数量趋于无穷大、粒子尺寸趋于零的极限下,牛顿定律的统计行为收敛于玻尔兹曼方程的解,从而建立了微观、介观和宏观三种理论之间的联系,为物理学奠定了更坚实的数学基础。

阅读更多
科技

亚马逊河豚的“尿液喷泉”:一种意想不到的交流方式

2025-04-25
亚马逊河豚的“尿液喷泉”:一种意想不到的交流方式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亚马逊河豚会通过向空中喷射尿液来进行交流,这种奇特的行为被称为“空中排尿”。研究人员观察到,雄性河豚会将尿液喷射到空中,而附近的雄性河豚则会靠近这个“尿液喷泉”,这表明尿液可能携带了关于社会地位或身体状况的信息。这项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动物利用尿液进行交流的广泛性,从灵长类动物利用尿液识别个体和寻找交配对象,到鱼类和甲壳类动物利用尿液传递大小和攻击性信息,尿液在动物王国中扮演着重要的沟通角色。

阅读更多

黑洞:多维弦的超级迷宫?

2025-04-08
黑洞:多维弦的超级迷宫?

一项新的研究提出,黑洞内部可能并非空无一物,而是由缠绕在高维空间中的弦构成的复杂迷宫——“超级迷宫”。这一理论源于M理论,它认为宇宙由多维振动弦(膜)构成,而超级迷宫正是这些膜在黑洞内部交错的“地图”。这种结构解释了“毛球”理论,认为黑洞并非完全“黑”,而是由振动膜组成的模糊球体,解决了黑洞信息悖论。超级迷宫巨大的信息存储能力,使得信息能够通过蒸发粒子传递,避免了信息的丢失。

阅读更多
科技 M理论

地球自转发电?物理学家就一项有争议的想法存在分歧

2025-03-29
地球自转发电?物理学家就一项有争议的想法存在分歧

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声称,可以利用地球自转产生的能量发电。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特殊装置,利用地球磁场,成功产生微弱电流。虽然电流极小(仅17微伏),但其意义重大,如果技术可行且能放大规模,将为偏远地区或医疗应用提供清洁能源。然而,这一发现存在争议,一些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认为需要更多证据来证实该现象并非由其他因素造成。这项研究为清洁能源探索开辟了新的方向,但同时也提示我们,科学的道路上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

阅读更多
科技

美国近半人口饮用水受“永久性化学品”污染

2025-03-28
美国近半人口饮用水受“永久性化学品”污染

美国环保署最新数据显示,近半人口的饮用水受到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污染,这些“永久性化学品”与多种健康问题有关,包括癌症和免疫系统疾病。PFAS广泛存在于多种产品中,并通过工业排放和消防泡沫等途径进入环境。虽然环保署已制定相关法规,但仍有大量人口面临饮用水污染风险,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净化和治理。

阅读更多
科技

蚂蚁的智慧:解决未来自动驾驶交通拥堵的秘诀?

2025-03-09
蚂蚁的智慧:解决未来自动驾驶交通拥堵的秘诀?

研究人员发现蚂蚁群体在觅食过程中,通过保持近乎恒定的速度和车距,以及避免超车等策略,有效避免了交通拥堵。这项研究为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的编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即通过车辆间信息共享,协调速度和车距,模拟蚂蚁群体的协作方式,从而优化交通流量,缓解拥堵。虽然自动驾驶汽车无法像蚂蚁一样“爬墙”,但学习蚂蚁避免尾随的策略,也能有效减少人为造成的交通堵塞。

阅读更多
科技

4chan 匿名用户破解数学难题:最短超排列

2025-03-06
4chan 匿名用户破解数学难题:最短超排列

2011年,一位4chan匿名用户在讨论《凉宫春日的忧郁》时,提出一个关于最短超排列的数学难题。这个问题与旅行商问题类似,至今仍未完全解决。但这位用户提出了一种此前未知的方法,估算出观看所有排列组合所需的最小集数,其公式为n!+(n-1)!+(n-2)!+n-3。数年后,数学家们才在动漫粉丝页面上发现并验证了这一结果,并将其发表在整数序列在线百科全书上,作者署名为“匿名4chan用户”。这一事件展现了互联网社区的非凡潜力,以及非专业人士对数学领域做出的意外贡献。

阅读更多
数学 超排列

挑战性别二元论:白喉雀的四个性别之谜

2025-03-02
挑战性别二元论:白喉雀的四个性别之谜

白喉雀的性别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研究发现,这种鸟类存在两种颜色形态(白条和棕条),且性别与颜色形态并非一一对应。大约一半的白条鸟拥有睾丸,另一半拥有卵巢;棕条鸟的情况也类似。更令人惊奇的是,拥有卵巢的白条鸟却表现出更具攻击性的“雄性”行为,而拥有睾丸的棕条鸟则更温顺。这种现象源于其2号染色体上一个特殊的“超级基因”,它控制着颜色形态和行为,并与性别无关。这项研究颠覆了传统性别认知,揭示了生物性别多样性的复杂性,并挑战了简单的“雄性/雌性”二元划分。

阅读更多

化学家研发世界最小意面:新型创伤敷料的突破

2025-02-22
化学家研发世界最小意面:新型创伤敷料的突破

伦敦大学学院的化学家Adam Clancy及其团队意外研制出世界上最细的意面——直径仅372纳米的“纳米意面”。这并非烹饪创新,而是为了研发新型创伤敷料。这种由淀粉和甲酸制成的纳米纤维具有多孔结构,允许水分子通过,却能阻止细菌侵入。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利用普通白面粉在酸性溶液中解开淀粉团,然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形成纳米纤维,展现了其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巨大潜力。尽管Clancy忍不住尝了尝(并表示需要调味),但这项研究为下一代创伤敷料带来了新的希望。

阅读更多
科技 创伤敷料

打破传统:早期负重能加速骨折愈合

2025-02-19
打破传统:早期负重能加速骨折愈合

一项新的研究颠覆了传统观念,表明早期负重(而非长期静养)能更好地帮助骨折愈合。过去,医生通常建议骨折患者至少六周内避免负重,但这更多的是基于谨慎的传统而非科学证据。研究显示,早期负重并不会增加并发症风险,反而能加快恢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文章以作者丈夫的两次踝关节骨折为例,生动地展现了早期负重带来的益处。医生们正逐渐改变实践,提倡在手术后几周内就开始负重,除非是少数复杂病例。这不仅适用于踝关节骨折,也适用于股骨等长骨骨折,甚至髋关节骨折。早期负重能促进骨骼愈合,减少因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如血栓和肺部衰弱。这项发现对骨科治疗具有重大意义,为患者带来了更快速、更舒适的康复体验。

阅读更多

我们的大脑里全是塑料?

2025-02-15
我们的大脑里全是塑料?

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中含有大量的微塑料。这些微塑料通过血液进入大脑,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文章指出,便利的塑料制品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塑料生产的化学过程污染严重,且难以降解。尽管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规范塑料生产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但收效甚微。作者呼吁,我们需要追究石化工业的责任,而不是仅仅将责任推卸给消费者。

阅读更多
科技

过度愤怒会让人麻木:如何应对“愤怒疲劳”

2025-02-05
过度愤怒会让人麻木:如何应对“愤怒疲劳”

科技新闻节目《科学速递》讨论了“愤怒疲劳”现象。嘉宾Tanya Lewis指出,持续不断的愤怒会让人麻木,对社会问题漠不关心。研究表明,愤怒情绪会加剧网络上错误信息的传播。Lewis建议减少媒体消费,关注地方事务,并参与社区活动,以更有效地应对社会问题,避免愤怒情绪的负面影响。

阅读更多
科技 愤怒疲劳

AI 对齐:一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25-01-28
AI 对齐:一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涌现带来了安全隐患,例如威胁、代码重写等。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对齐”来引导 AI 行为符合人类价值观,但作者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LLM 的复杂性远超象棋,其学习函数数量近乎无限,测试方法无法穷尽所有可能情景。作者的论文证明,即使是精心设计的目标,也无法保证 LLM 不会产生偏差。真正解决 AI 安全问题,需要从社会层面入手,建立类似于人类社会规则的机制来约束 AI 行为。

阅读更多

令人难忘的素数:数学爱好者的寻宝游戏

2025-01-21
令人难忘的素数:数学爱好者的寻宝游戏

数学家们痴迷于寻找特殊的素数,例如回文素数和Smarandache素数。文章讲述了数学家们围绕素数的趣闻轶事,以及对“可记忆素数”——例如12345678910987654321——的探索。印度工程师Shyam Sunder Gupta找到了一个拥有17350位数的巨大回文素数,引发了更多人参与寻找这类素数的热潮。尽管这类素数在数学研究中没有直接的应用价值,但其独特的性质和寻找过程本身就充满乐趣,吸引着无数数学爱好者参与其中。

阅读更多
杂项

文氏图的意外之美:超越数学的几何难题

2025-01-19
文氏图的意外之美:超越数学的几何难题

文氏图,这个简单的图形工具,其历史和应用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它不仅是课堂上的视觉辅助工具,更引发了一系列深刻的几何学问题。文章探讨了文氏图的历史,以及其在逻辑学和集合论中的应用。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四个以上集合的文氏图绘制面临的挑战,以及数学家们为寻找更优雅的表示方法所做的努力。这不仅仅是关于图形的绘制,更是对数学之美和人类求知欲的探索。

阅读更多
数学 文氏图
← 前页 1 3